【XRF】XRF應用於鎘米檢測之大躍進!

食用米遭鎘污染事件層出不窮,桃園、台中、彰化及雲林等地區,皆發生過稻田遭含鎘的廢水污染後,而導致種植出的稻米含有高量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的重金屬鎘(Cd)。國人皆以米做為主食,因此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93年頒布食米重金屬限量標準,其中規範食用米中的鎘含量不得超過0.4ppm的限值。

以往針對食用米鎘含量的檢測,通常是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(AA)或是感應耦合電漿原子放射光譜儀(ICP)進行分析,但食用米需經粉碎,再以酸液加熱溶解消化等預處理步驟,時常耗費大量人力與成本,且需專業背景人士操作。日本日立HHS累積多年XRF專業製造經驗,將鎘的檢測強度提高至傳統檢測器的100倍左右(與日本日立XRF系列產品相比),開發出可檢測鎘濃度0.4ppm以下的「EA1300VX」。

 

EA1300VX的特點

 

  • 無需樣品預處理,可直接量測白米及糙米中的鎘含量,檢測下限達0.4ppm以下
  • 僅需1分鐘,可快速判定稻米是否符合鎘含量的衛生標準
  • 僅需10分鐘,可準確檢測出鎘的實際含量
  • 針對蔬菜及其他食品的重金屬檢測,可先將樣品進行乾燥及濃縮,即可進行測量
  • 若搭載自動取樣器,可自動連續測量90個樣品。每月能夠測量約5,000個樣品
  • 採用最高階的Vortex檢測器,實現無需添加液態氮的高計數率和高解析度新技術
  • 操作簡易,測試完成後,僅需一個按鈕即可自動產生測試報告,方便管理

 

食用米中鎘含量快速測定專用XRF「EA1300VX」。除食用米外,此全新機型也可應用於蔬菜、中藥及其他食品類的重金屬檢測

※ 鎘(Cd)是一種銀白色金屬,在工業上常應用於金屬電鍍、製造塑膠、電池等用途。鎘存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長達30年,不易排出。若人體經常性的接觸到鎘,便會蓄積在人體內,當蓄積在人體內的鎘達一定含量,主要會造成腎毒性、骨骼病變或致癌。1960年代於日本富山縣所發生的「痛痛病」事件,就是因為遭含鎘廢水污染的河水,經灌溉渠道污染種植中的稻米,居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長期食用含鎘的稻米及鎘水,導致患者骨骼變形疏鬆,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,疼痛無比,故俗稱「痛痛病」,該症狀就是因為鎘中毒而引起。